首頁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省協會組團隊參加中國數字建筑大會

發布日期:2024-06-03 瀏覽量:60

5月25日,由藍迪國際智庫、中國建設報社、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建筑行業數字化發展年度盛會——中國數字建筑大會2024全體大會在廣州召開。

圖片


大會圍繞“AI+項目 激活系統性數字化新引擎”的主題,大會聚焦建筑業系統性數字化轉型,通過專家院士論道、實踐經驗分享、技術成果展示等方式,分享共議“建筑行業AI”“新質生產力”“系統性數字化”“數字化轉型”“數字工地”等熱點議題,進行形勢研判、政策解讀、熱點探討和經驗交流,助力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副市長賴志鴻,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廖玉平,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為大會致辭。會議由中國建設報社社長韓店主持。

圖片

圖片


省協會會長張守禮及我省勘察設計企業相關負責人共25人應邀參會,大會吸引了知名智庫專家、院士學者、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代表和媒體記者參會。


圖片

廣州市副市長 賴志鴻


賴志鴻表示,廣州高度重視以數字科技賦能建筑產業的發展,培育壯大建筑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廣州將全力推動智能制造和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著力打造更高水平、更高層級的廣州建造,加快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一是牢牢把握創新核心要素,勇攀科技高峰,不斷催生建筑領域智能建造的新模式、新動能。二是堅守“關鍵在質優”,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量和形態躍升。三要深刻認識新質生產力的屬性內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順利流動,實現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

圖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副司長 廖玉平


廖玉平指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下,數字技術已然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核。面對新形勢,建筑業要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快推動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強化數字賦能,優化產品供給,以發展智能建造為牽引,以全過程數字化為抓手,以建筑工業化為載體,以新型工程組織模式為集約管理手段,不斷推動傳統的建造方式和建設管理模式轉型升級,培育形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激發形成適合建筑業特點的新質生產力。

圖片

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 趙白鴿


趙白鴿表示,要大力發展智能建造這一新質生產力,不斷革新傳統生產方式,充分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下的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新技術,促進建筑業數字化升級、高質量發展。智能建造以數字驅動、綠色建造、系統管理和新生產要素創新為特征,已成為基礎堅實、爆發增長的優勢產業。建筑業數字化體現出四方面巨大發展潛力,值得重點關注,一是建筑業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將進一步擴大經濟規模;二是以行業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將大幅度提升產業效率;三是建筑業數字化平臺發展將促進生產性服務業比重擴大;四是建筑業數字化應用的全球拓展將促進服務貿易提質增量。

圖片

重慶市原市長、研究員 黃奇帆


全體大會上,黃奇帆圍繞“新質生產力驅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主旨報告時指出,新質生產力表現在每一個時代的新材料、新能源、新數字技術、新生物醫藥和新高端裝備制造五大板塊推陳出新的科技革命。新質生產力必然是科學技術上的革命性創新,主要體現在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工具創新和要素創新五個層次的顛覆性創新。生產性服務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態、土壤和環境,生產性服務業越發達,全要素生產率就會越高,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就越大。所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發展好生產性服務業。具體到如何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建筑業的發展,一是建筑材料的長壽化和可循環利用;二是建筑用能的綠色低碳化和節能減排;三是運用人工智能賦能建筑業各方面的發展;四是大力發展與建筑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進建筑行業產業互聯網的形成。

圖片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 丁烈云


丁烈云分享了《AI賦能建筑業變革》的主旨報告。他表示,AI賦能建筑業的變革主要體現在智能設計、智能施工、智能產品三大方面。智能設計表現為生成式設計,已經在AI生成建筑設計方案、AI生成城市規劃方案、AI用于城市街道的景觀改造、AI生成雪橇學車賽道設計方案等領域得到應用,但需要解決理性的數理邏輯與感性的藝術形式邏輯、功能邏輯統一的生成式設計算法這一科學技術問題。智能施工表現為人機協同,如智能工地、工程機械智能化等,需要解決建筑機器人輸入與輸出高度不確定性的智能算法問題。智能產品表現為建筑智能終端,下一個智能終端產品將會是智能建筑,如智能健康建筑、智能綠色建筑、智能學習空間、智能交往空間等,將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圖片

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生態官 劉江

劉江在《AI大模型:即將到來的科技與產業革命》的主旨報告中表示,要面向未來,擁抱人人實踐大模型的新時代。AI大模型是一種類似人腦而且即將超越人腦的通用智能。對于大模型的產業影響,劉江認為,交互方式的變革可能對產業帶來巨大影響;數據要素是原油,大模型是通用煉油設備;人工智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多模態、具身智能、智能體是下一步大模型發展的關鍵詞,大模型的未來將是通用人工智能(AGI)和超級智能。

圖片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袁正剛


袁正剛作《建筑企業數字化的困局與破局》的主題報告。他認為,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的數字化轉型是行業發展的新模式。數字化的本質是數據、連接、算法,建筑業管理的復雜性體現在高度專業、高度協同、高度獨特、高度復雜,建筑業的本質是“點線面體”的業務系統。面對復雜性問題,需要系統性構筑建企數字化轉型一體化解決方案。企業的數字化,需要以項目為中心,建立數據驅動的系統化管理和決策體系。當前,建筑業的數字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設計階段的數字化轉型,國產BIM正向設計實現了協同設計、設計成本一體化、設計施工一體化,實現了設計品質和設計經濟性的雙提升??梢哉f,國產自主設計軟件完全能夠替代國外產品,真正實現正向設計和一模到底,并正走向全球。施工階段的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工地,能夠實現精細化的物料、人員、設備、進度管理,實現成本節約,管理安全可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連接,建筑業務平臺能夠打破業務孤島、數據孤島,也是建筑行業數字化的核心能力PaaS平臺。

作為中國建筑行業的標志性年度盛會,中國數字建筑大會2024除全體大會外,還設置了10余個主題研討、數字建筑創新成果展和國產BIM軟件應用示范項目——廣聯達智慧建造及華南總部基地觀摩。這些專業度極高的主題研討、成果展示和項目觀摩,以多維度、立體化的視角,對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度剖析和細化研討,助推建筑業數字化向全局性、系統性和深入性邁進,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辦事指南 下載中心 電子圖紙 勘察設計質量監管平臺
小黄片AV免费在线观看-2012日韩中文无码-Av岛国乱伦一区二区-国产美女在线二区